懷著遠見卓識,尚·馬爹利(Jean Martell)決定離開他的出生地澤西島,前往法國干邑展開新生活,專門從事生命之水的貿易。這位年僅21歲的年輕人,以對卓越品質的追求,累積了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而這些寶貴的歷史傳承在310年後仍繼續激勵馬爹利精益求精。
1753年,瑞秋·馬爹利(Rachel Martell)在丈夫去世後接管了酒廠,並以卓越品質與誠信經營了近30年。她的座右銘是「盡善盡美,絕不作假」,不僅體現品牌的精神,更激勵著後世直至今天。
18世紀時,第一批馬爹利干邑運抵英國與北歐。由於馬爹利家族建立的強大商業網絡與品牌的良好聲譽,馬爹利的產品繼續於1781年出口到印度,並在1783年出口到北美。
The names given to the eaux-de-vie which were exported in the 18th century reflect the variety of requests and the sophisticated tastes of connoisseurs. They are also an early indica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a range. Gradually, not only cognac itself, but also the expectations of drinkers, became more refined. It was then that the first blends appeared.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Martell range took shape, with VS (known as "Three Stars"), VSOP, Cordon Bleu and Extra.
馬爹利在挑選生命之水與釀造干邑等領域擁有精湛的工藝技術,在世界各地的鑑賞家之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20世紀初,隨著人們開始為休閒而旅行,馬爹利被最負盛名的航運、鐵路及航空公司選中,為富有的客戶提供最奢華的體驗,1912年誕生的馬爹利藍帶干邑便曾在瑪麗皇后號、東方快車與協和號客機上供應給乘客。馬爹利歷史上亦與多個里程碑事件息息相關,例如1918年11月11日簽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定、保羅-埃米勒·維克多的極地探險、英王喬治五世加冕典禮,以及葛麗絲·凱莉與摩納哥親王蘭尼埃的婚禮,皆有藍帶身影,而法國總統更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57年首次訪法時,贈與藍帶水晶酒瓶以玆紀念。
作為優雅與創新的代名詞,馬爹利不斷為品牌故事增添新的篇章,始終放眼於未來,同時從豐富的傳統中汲取靈感,創造出全新的干邑表達方式。酒莊不斷重塑自我,開創新的味覺體驗,例如「馬爹利藍淬燕」是世界上第一款以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干邑於波本威士忌木桶中二次熟成的烈酒,「馬爹利尚選XXO」開創了全新的XXO(Extra Extra Old)等級干邑類別,而「馬爹利金王之尊」系列則將是一款重現馬爹利最受尊崇的頂級干邑,此系列每一款都將展現非凡工藝與卓越品質。